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正文

十八大报告要点解读

发布日期:2015-05-17  作者:  点击:  编辑:张居正   审核人:

一、十八大报告的12大部分      

   

第一部分五年成绩和十年总结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部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四部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五部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第六部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第七部分加强社会建设      

第八部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九部分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第十部分推进祖国统一      

第十一部分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      

第十二部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八大关键词解读      

(一)“五位一体”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 “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拓展为“四位一体”,增加了社会建设。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又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二)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三)八项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两个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五)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目标是到2020年 “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全面深化五大体制改革也在目标要求中全面呈现,明确了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用一个形象的概括,就叫做“高举旗帜走转改”,“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六)协商民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八)“三型”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是个关键词,服务也是个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贯穿报告始终,为人民服务也贯穿报告始终。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部分的论述和部署中,处处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方位为人民服务,加强各方面、各领域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各方面人群的服务功能、服务效能。    

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必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    


三、八大要点解读      

“科学发展观”定“指导”      

这里的一“观”定指导,指的是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报告指出:过去的十年,我们的党和人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上,“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更加自觉的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的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的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的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当下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目标”    

这里的一“会”定乾坤,指的是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定为今后几年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主要目标,   2021年   7月   1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全世界庄严宣布“结果”。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建党100年,有两个艰巨的使命。一是“搞革命”,让中国“全天下劳苦大众得解放”。二是“搞建设”,到建党100周年,让“全天下劳动人民全面过上小康生活”。第一个历史使命已经实现,第二个伟大使命还需要9年的艰苦奋斗。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切工作又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一目标。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比2010年翻一番;二是小康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权、基本权益的实现、保障标准;三是十几亿劳动人民的社会保障标准;四是通过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提高的中华民族综合素质标准。各地应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科学的标准。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定“质量”    

这里的一“转”定“质量”,指的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决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好坏。    

从“粗放型”发展转向“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效果决定着整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质量。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国内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抓好五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不走老路邪路”定“道路”    

这里的一“路”定“国度”,指的是党的十八大确定在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立足国情的每一步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为此:    

第一要积极稳妥推进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第二是如何不断创造性地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第三要积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四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第五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第六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第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日益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建设美丽中国”定“战略”    

这里的五“国”定“战略”,指的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海洋强国”、“建设社会主义人才强国”、“建设美丽中国”的“五国战略”。    

其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的是追求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二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三要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其二,建设社会主义科技强国。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二要更加注重系统创新,深化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三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战略;四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其三,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此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其四,建设社会主义海洋强国。一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二要加强海洋研究,加强海洋保护,探索海洋科学开发,加强海洋方面国防与科技建设。三要加强海洋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完成海洋文明建设的前期准备。      

其五,建设社会主义人才强国。一要努力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二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三要加快确立国家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四要形成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定“动力”    

这里的三“型”定“动力”,指的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    

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21世纪上半叶的具体要求,目的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      

各级党组织应积极探索,勇于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事业创新。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定“保证”    

这里的一“纯”定“保证”,指的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证,是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伟大事业的政治保证。    

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一要抓理论纯洁,包括抓信仰纯洁和决策纯洁;二要抓党性和践行党的宗旨纯洁,包括党性修养、党性教育与党性锻炼,包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五大纪律,即政治纪律、组织人事纪律、财经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廉政纪律。三要抓思想纯洁,反对和纠正各种错误思想,追求一辈子思想上入党。四要抓组织纯洁,不断清除不合格党员和蜕化变质分子。五要抓作风纯洁,追求党风政风民风风清气正。六要抓干部清正廉洁,坚决反对腐败。    

为此,全党必须积极努力做到:1、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2、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3、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4、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5、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6、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四、部分原文解读    

【报告原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解读】: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报告原文】: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解读】:这是中共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到那时,全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用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将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将基本实现,农民工子女将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城乡就业将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将大幅减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将加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将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老百姓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幸福感将普遍增强!  

   

【报告原文】:(第一个五位一体)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上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二个五位一体)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早在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三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延续到十六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总体布局中增加了社会建设,拓展为“四位一体”。适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越来越迫切的期待,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纳入总体布局,拓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报告原文: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颇有深意的是,两个“五位一体”都有一项具有净化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自我净化。    

   

【报告原文】: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    

   

【报告原文】: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是在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报告原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条,不仅条条都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长远指导性,而且作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信念,必将极大地推进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报告原文】: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解读】:这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早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都作了重申。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这两个百年目标,是要强调,此时此刻,我们正处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我们既倍加自豪,又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也可以这样说,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报告原文】: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报告原文】: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解读】: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是个关键词,服务也是个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贯穿报告始终,为人民服务也贯穿报告始终。在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部分的论述和部署中,处处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全方位为人民服务,加强各方面、各领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各方面人群的服务功能、服务效能。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必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基层组织基础。    

   

【报告原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解读】: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从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从完整意义上制定“文化强国战略”,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    

上一条:新党章修订内容汇编 下一条:十八大报告全文

关闭

Copyright 2017 Music and Dance Academy, XuChang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许昌学院音乐学院

地址:河南省许昌市八一路88号 邮编:461000

电话:0374-2968736 邮箱: xcxyyywdxy@163.com